校长邮箱
幼儿保育(代码:770101)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3年
所属专业类 |
对应行业 |
主要职业类别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主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教育类 |
幼儿教育早教行业 |
保教类育婴类 |
幼儿园保育员 育婴师 幼儿园和早教机构教师 |
幼儿照护(中级)资格证 幼儿教师资格证 器乐艺术指导(初级)资格证 普通话等级证书 |
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城乡托幼机构、幼儿园、学前班和社区早教服务中心、艺术培训中心等多类型教育机构,培养从事幼儿保育和教育工作、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艺术培训等工作,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职业领域的技术技能,且具有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意愿和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幼教初中级应用型人才。
(1)热爱祖国,具备应用正确的思想和观点、分析和认识社会形势和问题、抵制错误思想和思潮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团队合作意识和个人修养,遵纪守法。
(3)具备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具有一定的表达、写作、社会沟通和协调能力。
(4)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强的接受新知识、新事物以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5)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关爱儿童,尊重儿童的权利,平等对待每一位儿童和服务对象。
(6)具备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等良好品质。
(7)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1)具有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社科知识等。
(2)掌握有关幼儿教育的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
(3)熟悉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和基本原则,掌握从事幼儿园教学工作的有关教学方法、编写教案等专业理论知识。
(4)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游戏指导、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幼儿手工、保育和班级管理、家园沟通等知识和方法。
(5)掌握幼儿安全防护与救助及观察、谈话、记录等基本知识。
(6)掌握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的特点与基本知识。
(7)具有与专业素质相匹配的艺术欣赏和表现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
(8)了解并掌握1+X母婴护理和幼儿照护的相关知识。
(1)具有组织幼儿活动的能力,能运用疾病预防、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保护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2)具备幼儿园教育活动与游戏指导的组织与实施能力,能与幼儿及家长友好相处,互动合作。
(3)具备制订幼儿园班级教育活动方案以及实施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能力,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基本技能,并具备个别教育和因材施教的能力。
(4)具有幼儿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欣赏与评价能力。
(5)具备一定的识谱视唱和听音辨音能力,掌握键盘乐器演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正确演奏不同内容、风格的简单器乐作品,具有为幼儿歌曲编配简单伴奏的能力。
(6)掌握我国主要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辅导幼儿形体训练、指导幼儿舞蹈排练的能力。
(7)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指导幼儿学唱和表演,排练合唱,以及边弹边唱幼儿歌曲的能力。
(8)掌握绘画、图案、简笔画及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指导幼儿学习绘画以及手工制作的能力。
(9)掌握幼儿语言特点和教师常用幼儿教育语言技能,能用普通话准确、清晰、亲切地进行口语表达,能声情并茂地讲述儿童绘本和故事。
(10)掌握婴幼儿教养活动的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进行初步应用。
(11)能用计算机设计制作课件,并能熟练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艺术、体育与健康、历史以及其它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跟班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选修课包括文化素养课、劳动课以及专业拓展课等。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学时 |
1 |
中国历史 |
【课程目标】了解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增加幼儿保育员的知识素养,学习历史中的职业精神。 【主要内容】中国每个朝代主要事件及思想传承。 【教学要求】要求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以及历史人物的职业道德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
32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课程目标】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 【主要内容】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相关知识。 【教学要求】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
32 |
3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 【教学要求】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
32 |
4 |
哲学与人生 |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主要内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
32 |
5 |
语文 |
【课程目标】1、指导学生学习必须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2、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3、注重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4、使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品德修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主要内容】汉字规范书写、职场通用写作、普通话与口语交际、职场信息阅读,国学经典诵读 【教学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
226 |
6 |
数学 |
【课程目标】通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培养理性思维、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深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认识。在数学知识学习和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初步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主要内容】:不等式、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向量等方面的计算知识,集合与逻辑用语、指数与对数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等应用数学的内容。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逻辑思维和简单的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
226 |
7 |
英语 |
【课程目标】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能听懂日常对话,并就这些话题进行初步的交际。掌握技能高考必备的基本知识。 【主要内容】必修的基础性内容、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226 |
8 |
体育与健康 |
【课程目标】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主要内容】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田径类、体操类、球类项目 【教学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
189 |
9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课程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应用领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学会办公软件的相关应用。 【主要内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
108 |
10 |
公共艺术 |
【课程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艺术鉴赏与实践等活动,发展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等艺术核心 【主要内容】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包含音乐、美术、舞蹈、设计、工艺、戏剧、影视等艺术门类的综合性课程 【教学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要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情动人,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学习和实践,进一步积累和掌握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塑造美好心灵,健全健康人格,厚植民族情感,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学时
|
1 |
幼儿园保育 |
【课程目标】掌握幼儿园保育工作流程、内容及规范要求,能完成一日活动中的保育工作,在理解保教结合原则的基础上,配合教育活动开展健康指导,为幼儿健康成长服务。 【主要内容】幼儿园保育工作流程、内容及规范要求,一日生活的安排等。 【教学要求】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结合,校内采用多媒体教学。实践部分要求教师课前和幼儿园和早教机构机构联系,共同确定实践项目,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双导师进行教学。 |
36 |
2 |
0-3岁婴幼儿抚育与教育 |
【课程目标】了解0-3岁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特征。初步掌握0-3岁婴幼儿抚育和教育的有关知识与基本方法。掌握婴幼儿教养活动的方法与技能,能针对婴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养育。 【主要内容】0-3岁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特征、抚育和教育的方法及技能。 【教学要求】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结合,要求课前和早教机构联系,共同确定实践项目,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双导师进行教学。 |
36 |
3 |
手工 |
【课程目标】学会折纸、剪纸、泥工等各类手工技法,能根据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活动的要求,开展各类手工制作及简单玩教具的制作,能教会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手工技能。 【主要内容】纸艺、泥艺、整体环境创设等。 【教学要求】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结合,要求课前和早教机构联系,共同确定手工实践项目,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双导师进行教学。 |
36 |
4 |
幼儿文学阅读指导 |
【课程目标】了解幼儿文学的特征和功能,掌握幼儿文学的体裁,初步了解幼儿文学作品的特点、作用和基本结构;逐步掌握幼儿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够对幼儿文学作品进行简单的改编与创作;会欣赏与评价幼儿文学作品。 【主要内容】幼儿文学的特征、功能、题材、特点和赏析。 【教学要求】多媒体教室,课前要求和行业专家共同确定环境创设实践项目,进行幼儿教师绘本教学等。 |
72 |
5 |
绘画 |
【课程目标】掌握图案、色彩、平面设计知识;能用基本绘画技能及简笔画法,临摹、创作幼儿园活动需要的美术作品和教学简笔画;能够初步指导幼儿绘画的创作 【主要内容】图案、色彩、平面设计知识及技巧。 【教学要求】要求在画室上课,课前和行业专家共同确定主题画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
72 |
6 |
家庭与社区教育 |
【课程目标】掌握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特点,了解二者在工作中结合才能产生教育合力。要求掌握设计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及幼儿教育三方互动的活动与实施。 【主要内容】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特点。 【教学要求】多媒体教室,课前要求和行业专家共同确定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三方互动的实践项目,进行综合主题活动等。 |
36 |
7 |
幼儿园班级管理 |
【课程目标】掌握大、中、小班级的管理技巧。 【主要内容】大、中、小班级幼儿身心特点及班级管理知识。 【教学要求】在开课前教师搜集相关管理经典案例,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并且邀请行业专家和学生一起讨论管理技巧。 |
36 |
8 |
幼儿园环境创设 |
【课程目标】掌握用手工、美术的技巧和知识来进行主题环创。 【主要内容】环创主题的选择,图案构思及色彩搭配等。 【教学要求】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结合,要求课前和早教机构联系,共同确定环境创设实践项目,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双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地环创。 |
36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学时 |
1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
【课程目标】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及健康评价;掌握学前儿童所需营养的相关知识,并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心理卫生问题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急救措施及教育对策;了解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熟悉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提高幼儿卫生保健实操能力。 【主要内容】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及健康评价;学前儿童所需营养的相关知识,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心理卫生问题的基础知识,基本急救措施及教育对策;教育环境创设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教学要求】理实一体化教学。按照课程内容进行实训。 |
72 |
2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 |
【课程目标】初步掌握了解幼儿心理的主要方法;知道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学会观察与解释幼儿的行为,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心理现象和问题,解决一般的幼儿心理问题。 【主要内容】学前儿童认知、情绪和情感、社会化、个性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发展的特征;了解儿童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等。 【教学要求】引导学生了解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发展的特征;了解儿童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初步掌握解决幼儿心理的主要方法。 |
72 |
3 |
学前教育基础知识 |
【课程目标】掌握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和幼儿教育的一般原理,了解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内容,幼儿园教学、游戏、日常生活、幼小衔接等知识。 【主要内容】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内容,幼儿园教学、游戏、日常生活、幼小衔接等知识。 【教学要求】能根据学前教育发展对幼儿园教师的实际需要,学会从事幼教工作所需的教育教学技能,会正确运用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解释、解决常见幼儿教育问题。 |
72 |
4 |
幼儿园游戏 |
【课程目标】了解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能够创设幼儿游戏环境、组织游戏、进行观察与评价,能对多种幼儿游戏进行分类指导;能根据幼儿园活动区的需求,及时投放玩具和活动材料。 【主要内容】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幼儿游戏环境、组织游戏、进行观察与评价等。 【教学要求】通过实训能根据幼儿园活动区的需求,及时投放玩具和活动材料。 |
72 |
5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
【课程目标】了解幼儿语言、社会、艺术、健康、科学发展的特点,掌握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目标及主要内容,能根据五大领域的形式、特点,正确运用组织方法,设计并实施各年龄段教育活动,能够进行评价。 【主要内容】五大领域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教学要求】在幼儿园或者在课堂进行实训,培养学生进行教育活动的核心技能,并且在活动中体现对幼儿的关爱。 |
72 |
6 |
乐理与视唱 |
【课程目标】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和基本的情感表达能力;能识谱演唱一般的歌曲,能听辨和分析一般音乐作品的调式、调性、节拍、节奏、音程等要素。发展音乐听觉和记忆。 【主要内容】识谱、演唱一般的歌曲、音乐作品的调式、调性、节拍、节奏、音程等。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对接技能高考,能听辨和分析一般音乐作品的调式、调性、节拍、节奏、音程等要素。 |
72 |
7 |
键盘与幼儿歌曲伴奏 |
【课程目标】 掌握键盘乐器演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正确演奏不同内容、风格的键盘乐器简单作品,能完成幼儿歌曲简易伴奏的编配。 掌握声乐基础知识和歌唱的技能技巧,能分析处理一般声乐作品,准确地表现歌曲的内涵与情感,有表情地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和幼儿歌曲,有一定的歌唱能力;能手口协调地边弹边唱幼儿歌曲。 【主要内容】声乐、钢琴等技巧。 【教学要求】对接技能高考和岗位技能完成幼儿歌曲简易伴奏的编配,边弹边唱幼儿歌曲。 |
216 |
8 |
唱歌与儿歌弹唱 |
【课程目标】掌握声乐基础知识和歌唱的技能技巧,能分析处理一般声乐作品,准确地表现歌曲的内涵与情感,有表情地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和幼儿歌曲,有一定的歌唱能力;能手口协调地边弹边唱幼儿歌曲。 【主要内容】声乐基础知识和歌唱的技能技巧及分析等。 【教学要求】音乐教室进行教学,并且和行业专家确定实践项目到园所进行实践。 |
212 |
9 |
舞蹈 |
【课程目标】掌握我国几种主要民族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动作组合、儿童舞的基本舞步和动作组合、幼儿模仿动作、幼儿表演舞和音乐游戏;了解幼儿舞蹈的特点,能够初步编排与指导幼儿舞蹈。 【主要内容】各类舞蹈技巧。 【教学要求】引导学生掌握主要民族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动作组合等并进行创编。 |
216 |
10 |
教师口语 |
【课程目标】能够运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一般口语交际并开展教育、教学等活动。掌握幼儿园常用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情境的需要科学、严谨、简明、生动地组织语言,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语言表达清晰、流畅,语态自然大方,有一定应变能力。 【主要内容】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等。 【教学要求】达到普通话二甲的水平。 |
72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学时 |
1 |
幼儿蒙台梭利教育 |
【课程目标】掌握蒙台梭利的教学法,能够进行蒙氏初级教学。 【主要内容】蒙氏教学。 【教学要求】了解并使用蒙氏教玩具,并且能够设计和组织蒙氏教学。 |
90 |
2 |
奥尔夫音乐教育 |
【课程目标】掌握奥尔夫音乐律动等技巧。 【主要内容】律动、声乐、即兴创编。 【教学要求】掌握奥尔夫音乐的规律,并且能够设计和组织奥尔夫音乐教学。 |
72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学时 |
1 |
综合实训 |
【课程目标】对幼儿保育、教育能力进行实践。 【主要内容】在教师指导下观摩一日生活流程,保育单项技能训练、教育单项技能训练、1+X母婴护理或者1+X幼儿照护初级证书实训、综合技能训练。 【教学要求】具备幼儿保育员初步具有的保育能力,幼儿教师所具备的教育能力。 |
240 |
2 |
顶岗实习 |
【课程目标】对幼儿保育、教育能力进行实践。 【主要内容】观摩一日生活流程,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保育单项技能训练、教育单项技能训练、1+X母婴护理或者1+X幼儿照护初级证书实训、综合技能训练。 【教学要求】具备幼儿保育员初步具有的保育能力,幼儿教师所具备的教育能力。 |
|
内容 |
序号 |
课程 名称 |
|
教学时数 |
考核办法 |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教学周 |
||||||||||
课程学时 |
课程学分 |
理论 教学 |
课内 实践 |
考试 |
考查 |
一学年 |
二学年 |
三学年 |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16周 |
|||||||||||
每周学时数 |
||||||||||||||||
公共基础课 |
1 |
中国历史 |
144 |
2 |
36 |
|
|
√ |
2/18 |
|
|
|
|
|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2 |
36 |
|
√ |
|
|
2/18 |
|
|
|
|
||||
3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2 |
36 |
|
√ |
|
|
|
2/18 |
|
|
|
||||
4 |
哲学与人生 |
2 |
36 |
|
|
√ |
|
|
|
2/18 |
|
|
||||
5 |
语文 |
226 |
12.5 |
226 |
|
√ |
|
2/18 |
2/18 |
2/18 |
2/18 |
3/18 |
4/16 |
|||
6 |
数学 |
226 |
12.5 |
226 |
|
√ |
|
2/18 |
2/18 |
2/18 |
2/18 |
3/18 |
4/16 |
|||
7 |
英语 |
226 |
12.5 |
226 |
|
√ |
|
2/18 |
2/18 |
2/18 |
2/18 |
3/16 |
4/16 |
|||
8 |
体育与健康 |
189 |
10.5 |
|
189 |
√ |
|
2/18 |
2/18 |
2/18 |
2/18 |
2/18 |
1/9 |
|||
9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108 |
6 |
|
108 |
√ |
|
3/18 |
3/18 |
|
|
|
|
|||
10 |
公共艺术 |
36 |
2 |
|
|
|
√ |
|
|
2/18 |
2/18 |
|
|
|||
|
小计 |
1119 |
62 |
822 |
297 |
|
|
|
|
|
|
|
|
|||
专业技能课 |
技能方向课 |
10 |
幼儿园保育 |
36 |
2 |
18 |
18 |
√ |
|
2/18 |
|
|
|
|
|
|
11 |
0-3岁婴幼儿抚育与教育 |
36 |
2 |
18 |
18 |
√ |
|
|
2/18 |
|
|
|
|
|||
12 |
手工 |
36 |
2 |
|
36 |
√ |
|
|
|
|
2/16 |
2/18 |
|
|||
13 |
幼儿文学阅读指导 |
72 |
4 |
36 |
36 |
√ |
|
|
|
2/18 |
2/18 |
|
|
|||
14 |
绘画 |
72 |
4 |
|
72 |
√ |
|
2/18 |
2/18 |
|
|
|
|
|||
15 |
家庭与社区教育 |
36 |
2 |
36 |
|
√ |
|
|
|
2/18 |
|
|
|
|||
16 |
幼儿园班级管理 |
36 |
2 |
36 |
|
√ |
|
|
|
2/18 |
|
|
|
|||
17 |
幼儿园环境创设 |
36 |
2 |
|
36 |
√ |
|
|
|
2/18 |
|
|
|
|||
小计 |
360 |
20 |
144 |
216 |
|
|
|
|
|
|
|
|
||||
专业核心课 |
18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
72 |
4 |
72 |
|
√ |
|
2/18 |
2/18 |
|
|
|
|
||
19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 |
72 |
4 |
72 |
|
√ |
|
|
2/18 |
2/18 |
|
|
|
|||
20 |
学前教育基础知识 |
72 |
4 |
72 |
|
√ |
|
|
|
2/18 |
2/18 |
|
|
|||
21 |
幼儿园游戏 |
72 |
4 |
36 |
36 |
√ |
|
|
|
|
2/18 |
2/18 |
|
|||
22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
72 |
4 |
36 |
36 |
√ |
|
|
|
|
2/18 |
2/18 |
|
|
|
23 |
乐理与视唱 |
72 |
4 |
|
72 |
√ |
|
2/18 |
2/18 |
|
|
|
|
24 |
键盘与幼儿歌曲弹奏 |
216 |
12 |
|
216 |
√ |
|
2/18 |
2/18 |
2/18 |
2/18 |
3/16 |
2/16 |
||
25 |
舞蹈 |
216 |
12 |
|
216 |
√ |
|
2/18 |
2/18 |
2/18 |
2/18 |
2/18 |
2/16 |
||
26 |
教师口语 |
72 |
4 |
36 |
36 |
√ |
|
|
|
|
2/18 |
2/18 |
|
||
27 |
唱歌与儿歌弹唱 |
212 |
11.5 |
|
212 |
√ |
|
2/18 |
2/18 |
2/18 |
2/18 |
2/18 |
2/16 |
||
小计 |
1148 |
63.5 |
324 |
824 |
|
|
|
|
|
|
|
|
|||
选修课 |
28 |
蒙台梭利教育 |
90 |
5 |
|
90 |
|
√ |
|
|
|
|
1/18 |
4/16 |
|
29 |
奥尔夫音乐教育 |
72 |
4 |
|
72 |
|
√ |
|
|
|
|
|
4/16 |
||
小计 |
162 |
9 |
|
162 |
|
|
|
|
|
|
|
|
|||
|
实践教学 |
1 |
综合实训 |
240 |
13 |
|
244 |
|
√ |
2W |
2W |
2W |
2W |
|
|
2 |
顶岗实习 |
240 |
13 |
|
120 |
|
√ |
|
|
|
|
4W |
4W |
||
小计 |
480 |
26 |
|
364 |
|
|
|
|
|
|
|
|
|||
合计 |
周学时 |
167 |
|
|
|
|
|
27 |
29 |
28 |
28 |
28 |
27 |
||
总学时 |
3265 |
180.5 |
1290 |
1975 |
|
|
|
|
|
|
|
|
课程类别 |
课程门数 |
理论教学 |
实践教学 |
一体化 |
合计 |
占总学时(%) |
公共基础课 |
10 |
822 |
0 |
297 |
1119 |
34% |
专业核心课 |
10 |
324 |
824 |
0 |
1148 |
35% |
技能方向课 |
8 |
144 |
0 |
216 |
360 |
11% |
专业选修课 |
2 |
0 |
162 |
0 |
162 |
5% |
实践教学 |
2 |
0 |
480 |
0 |
480 |
15% |
合计 |
31 |
1290 |
1466 |
513 |
3269 |
100% |
序号 |
内容 |
学期 |
合计 |
|||||
1 |
2 |
3 |
4 |
5 |
6 |
|||
1 |
教学 |
16 |
18 |
18 |
18 |
18 |
14 |
102 |
2 |
考试考核 |
2 |
2 |
2 |
2 |
2 |
2 |
12 |
3 |
机动(劳模讲座等) |
1 |
1 |
1 |
1 |
1 |
1 |
6 |
4 |
寒暑假 |
4 |
7 |
4 |
7 |
4 |
|
26 |
5 |
军训 |
2 |
|
|
|
|
|
2 |
6 |
毕业教育 |
|
|
|
|
|
|
|
合计 |
25 |
28 |
25 |
28 |
25 |
18 |
149 |
1.专业负责人具有硕士学历,高级职称、双师型,胜任该专业2门及以上主干专业课程教学。
2.专任专业理论教师学历本科达标率100%,中高级职称人数达89%,其高级职称人数达3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4%。
3.专业实习指导教师要求具有本专业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同时具有高级以上职称资格,其中具有技师或非教师系列中级技术职称的不低于50%。
理论课程实训室、舞蹈房、钢琴房、声乐教室、多媒体教室等、手工教室等。
依据专业教学标准和岗位标准,正在建设包括案例、素材、习题在内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在教材的选用上,选择国家规划教材,适应本专业的教学要求。同时整合中国知网、空中课堂、智慧职教等各种平台上的网络资源作为教学资源。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高效性、实用性与实践性。
所有课程均需进行考核,毕业实习结束学生必须写出实习总结一份且附有实习单位的鉴定材料。
(1)公共基础课、专业课补考。科目结业考试不及格者,给予两次补考机会,补考及格者作为具备拿毕业证的资格之一。
(2)获得国家规定的普通话二级甲等以上证书(含省级二级甲等)。
(3)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要求保育员(中级)为必取证书。
(4)专业主要技能:要求至少获得一项1+X证书(母婴护理或者幼儿照护)。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评价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重考试结果向重学习过程转移,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2)评价的内容主要体现德、勤、能、绩四个方面,其中:
“德”主要是指敬业精神、责任感和行为规范等。“勤”主要是指学习态度,是主动型还是被动型等等。
“能”主要是指学习与工作能力,完成学习任务等任务的效率,完成任务的质量等。
“绩”主要是指学习成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达到目标的情况,能否体现创新性等。
根据社会需求强化“政、校、行、企”四结合。在政府的支持下,与行业专家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深度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共同完善“管理体系、标准体系、监控体系、评价体系”四个体系,保障教学质量。
在教育部文件精神指导下,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务处、督导组共同建设并进行教学质量管理,共同优化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全面负责专业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的决策、实施、监控与评价。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
与行业深度融合共同优化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严格执行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实践教学过程规范、专业建设与评估标准、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等制度。
(1)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深入企业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市场调研,与企业实践专家一起论证,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标准,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满足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要求。
(2)严格执行学院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严格执行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实践教学过程规范、教材选用、授课计划编写、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辅导答疑、作业批改、课程考试与成绩评定,以及实训、实习等环节的质量标准,并制定本专业实施细则。
建立企业参与的教学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干部听课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对教学质量进行系统有效的监控。
结合本专业的教学质量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师考核制度、考试管理制度和顶岗实习管理实施细则等。
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企业、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社会为评价主体,以问卷调查、学生网上评教、同行听课、毕业生跟踪调查等为主要手段,以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施、顶岗实习落实情况、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毕业生升学率与升学质量、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主要评价对象,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教学质量评价,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学生就业和升学能力,促进本专业可持续发展。
(一)获得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证书,修完180.5学分。
(二)获得国家规定的普通话二级甲等以上证书(含省级二级甲等)。
(三)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要求保育员(中级)为必取证书。
(四)按照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的成绩达50分以上。